HPB技术基于污水生物处理的技术原理,通过向生化池中投加复合粉末载体,提高生物池混合液浓度的同时,构建了悬浮生长和附着生长“双泥”共生的流化床系统;并通过污泥浓缩分离单元、复合粉末载体回收单元,实现了“双泥龄”,强化了生物脱氮除磷效率。
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技术(简称HPB技术)
技术原理
HPB技术基于污水生物处理的技术原理,通过向生化池中投加复合粉末载体,提高生物池混合液浓度的同时,构建了悬浮生长和附着生长“双泥”共生的流化床系统;并通过污泥浓缩分离单元、复合粉末载体回收单元,实现了“双泥龄”,强化了生物脱氮除磷效率。
技术核心
复合粉末载体
载体投加系统
生物载体分离回收系统
智能控制系统
技术优势
新建及提质增效项目节约投资及后期运
行成本20%以上
无需土建改动实现生化池处理规模翻倍
建设周期缩短约30%以上
微生物浓度高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、容
积负荷高,出水水质可以达到“准IV类”
及以上标准
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复合式双泥工艺,有
利于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的生长,强
化脱氮除磷效率
单元式独立操作,可实现不停产改造、
不停产检修,保障污水厂的稳定运行
经测算,HPB技术相较常规A²O工艺去
除每吨COD可减少碳排放量3.2吨,碳
排放量仅为常规A²O工艺的56.52%
用HPB技术常规药剂消耗量降低
20%~30%。经测算,在南方水质条件
下采用HPB技术较常规A²O工艺处理每
万吨污水减少碳排放0.029吨;在北方
水质条件下,可减少碳排放0.51吨
一座10万M³/D污水处理厂扩建至20万
M³/D(“准IV”排放标准),采用HPB技
术无需新建生化池,可减少建设期碳排
放量约1495吨
国际领先
2023年10月28日,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,由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共同完成的“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技术及其应用研究”成果鉴定会在长沙召开,经鉴定委员专家一致鉴定,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彭永臻领衔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同济大学教授徐祖信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汉青,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、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李树苑,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总工、教授级高工唐建国,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、教授级高工黄鸥,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教授级高工何祚云,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刘新超,湖南大学教授柯水洲作为专家组委员出席会议。
专利及荣誉